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罗涌:裕和巷的自信

2024-6-13 09:2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裕和巷的自信

文/罗涌


磁器口古镇裕和巷,有一所近两百年历史的老校——磁器口小学,它的前身为1826年乡绅捐修的龙山义学堂。这所学校,堪称古镇人的文化摇篮,莘莘学子梦想起航的地方。在重庆,老字号的学府并不鲜见,然各有千秋。在这所简陋的学堂,走出过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也是在这所学堂,抗战期间,接纳过大批沦陷区来的孩子就读,学校一度扩容。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变成了沙坪坝区重要的扫盲基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生。这里有磁器口人的文化自信。

如今,这所学堂已经搬迁,昔日闹腾的小院,变得清静。可是,当你走进这条大巷,就会惊奇发现,这里已经迭代升级为巴渝民居,白墙、青瓦、木窗棂,沿街商铺林立,彰显出现代都市的繁华。

没有变化的只有脚下的青石板路,尖锐的棱角已经被无数匆匆过客踩掉,仿佛每一块都附着精美绝伦的民间故事。有人把这些故事挖掘出来,画到巷子的墙上,历史的、风俗的、传说的,延展至老巷深处。无数游子归来,都会到巷子里、校门前踯躅徘徊,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乡愁早早寄放于此。

学校迁移了,一位叫游江的漫画家来了。他天生喜欢清静,相中陈旧教师宿舍底楼的一套房,租赁下来,变成自己的画室,并把这里取名为“十三巷”。他为七星岗作画,为十八梯作画,画遍山城;他为贾平凹的书作画,为《收获》杂志配图作画,为南来北往的商人作画,为艺人医生农民作画,画遍中国。他像磁石一般,吸附了一批文人墨客,在门前的林荫小道上,把酒言欢,甚或载歌载舞,不亦乐乎。有一位作家饶有兴趣地为他写下文章《游江和他的朋友们》。

杨绛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游江画室,曾激发了多少有志青年的梦想,有的成为作家,有的成为画家,还有的成为歌唱家。可是游江内心仍然喜欢安静,不愿意别人打扰。他如这条幽静的巷子,洗去铅华,返璞归真,旷达不羁,又不失恬淡高雅。

画家隐居在此,其实还是在追逐一个梦想。但是,裕和巷,我终于找到你了!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