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喜欢“跑龙套” 文/徐文峰 我父亲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等个子,长得不算帅,说话也不快。但他走路较快,办事率真,从不转弯抹角。 作为一个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父亲很乐意“跑龙套”,他的热心肠受到同事、朋友的众口夸赞。比如,为离退休党员送送学习材料;为支部党员带带防暑降温药;为党员活动室打扫卫生;参加党员爱心行动服务等等,他都乐此不疲。父亲喜欢“跑龙套”缘自他的性格和品格。父亲工作后一直在建设部门从事财务工作。父亲是一个对待工作“举轻若重”和巴心巴肝的人,他对繁琐的财务工作就像刻苦的小学生做算术题一样认真细致,生怕出错。父亲因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曾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退休后的父亲更像个“跑龙套”的“大师傅”。父亲担任了退休支部的组织委员,除日常事务外,他还步行到腿脚不方便的党员家中,上门进行服务,坚持了20个年头,从没有一句怨言。父亲因乐于跑腿,甘于奉献,在县老体协谋了个“副秘书长”的差事。虽然名称带“长”,其实就是发发通知,分分资料,管管账目,做一些为老同志服务的琐碎事。尽管这些事,一分钱报酬都没有,但认真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真比退休前还忙呢! 父亲年轻时练过书法,毛笔字写得好。在老体协,写黑板报的任务自然落到了父亲的肩上。黑板报的内容大多是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一些老同志的诗词等。父亲身板直直地挺着,右手拿着粉笔一笔一划、有板有眼地写着,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父亲还改写了一首小诗抄在黑板上与党员同志们共勉:“人生多美好,时序若飞驰。党员多努力,奋发而为之。”父亲“跑龙套”时也受过伤,挂过“彩”。一次父亲去一个老党员家中送专题辅导材料,被迎面而来的摩托车撞飞了出去……父亲住院了,肇事者吓惨了。后来,听一个亲戚说,骑摩托的是一个乡下中年男子,在县城打工“跑摩的”,在城里租房住。我家的几个亲戚当时挺身而出,愿意一道去找肇事者索赔。可父亲说:“乡下人来县城打工挣钱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为难他们。”最后,父亲还是没要他赔偿一分钱。只是,已七十高龄的父亲出院后,有一年的时间一瘸一拐地走路。 去年初,敬爱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了我们。在办理退休支部财务移交时,我们从父亲的抽屉中找出了保管账本的纸盒,里面有一千三百多元现金,账目一文不少,一角、两角,一元、两元的毛票整整齐齐摆放着,有三十多张……这,就是我的父亲,一辈子甘愿“跑龙套”为人民服务,一个初心不改的老党员。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