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取个别名吧文/杨易 近日去菜市场,又见到了豌豆尖。 我去的菜市场,不是那种菜贩列阵的农贸市场,而是一条小巷,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自家种了自家卖。我唤它“菜巷”。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没有反季蔬菜。一张塑料布置于地,排上三五样水灵小菜,就像是俊俏村妞入城来。 我时常光顾菜巷,与摊主们相熟。“过段时间来买管管!”“要得!” 豌豆尖,模样乖巧,清芬霭然。涮烫,入汤,下面条,无一不美。待到春来,点点豌豆花如只只鼓翅的小蝴蝶,在山野间翻飞一阵就结下碧绿的小管管。管管,豌豆荚。“豆荚圆而小,槐芽细而丰。”如此可爱又可口的菜,吃货苏东坡又岂能放过?不但要吃要种要夸,还要给它重命名——元修菜。 苏东坡初到黄州,犹如坠落深井,幸得友人襄助,才不至被乱石掩埋。其间有同乡巢谷,字元修,专程跑来看望他。这巢元修,也是吃货兼大厨。二人说起家乡的巢菜(豌豆尖),口水流了一地。 东坡意犹未尽。为豌豆尖赋诗,还为诗作序——“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 元修菜遂为豌豆尖的别名。后来巢元修回到眉山,专门用透气的布袋(东坡信中特意嘱咐)装了豌豆籽寄到黄州。是年冬天,呼呼寒风中,苏东坡终于吃到一口浓浓的乡愁。 豌豆尖还有一个别名——龙须菜,你看那茎叶间蔓卷的碧玉须子,可不就是龙王的胡须嘛。我们店里有个服务员大姐,管茼蒿叫“叫花儿菜”,因为茼蒿叶子柔靡细碎,看上去邋遢委顿,故得名。吃卤猪肺,她说是吃“泡棉睡”(川渝两地称棉被为棉睡),猪肺叶子宽大如被,口感也又泡又绵。老百姓取别名,多根据性状,很形象,但要论诗意神韵,还得是诗家文人。 不但给菜取,还要给人取。最懂苏东坡的朝云,本不叫朝云。她跟东坡的两任夫人同姓王,名子霞。王子霞,字面倒是不俗,可听上去似乎不美。于是东坡便唤她朝云。“漱正阳而含朝霞”,简直又美又飒。 给身边人另取它名,可不是东坡先生的专利。唐朝前辈李商隐,早就取了。与他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夫人,也姓王。王晏媄,字面和听感俱美,但终不及“雪娘”美。雪娘,是男主义山与女主晏媄初见时,男主只一眼,便为女主定下的名。一位丁香般的少女,立于漫天柳絮中,那画面,可不美得如画一般? 义山取得,东坡取得,咱们也取得。我就曾给大儿取别名“回~猫”。因他儿时不食猪肉,又极爱鱼虾,故取此名。 窃以为,给喜欢的人或物取一个别名,是一种爱之极甚的表现。您觉得呢? (作者系潼南区作家协会会员)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