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清栖谷的秋文/张艺当落日交给熔金时,我又与清栖谷相遇了。 这是小暑后的一个黄昏,“蓝雪”与“荷花”渐次开放,而我却忆起了清栖谷的秋。 在中国古典诗词传统中,落叶常常被文人所钟爱——修睦的“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写落叶的色彩和飞舞之姿;“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写落第之后于长安街头徘徊的心境。 “落”是一个过程,但它囊括了叶子在空中落下时的优美弧线、飘动时的微妙声响,我的心常常在陶家“落”下,心在清栖河畔得以安顿。 步行于陶家镇汉韵文化街道上,瑟瑟的秋风鼓动着叶子开始活动起来。在暮色的衬托下,看得到树叶清晰的脉络。我专注于欣赏落叶的翩翩而至,心里又生出些许悲凉。毕竟人间悲喜不同欢。而清栖谷总让我在寂静中欢喜。 初春我爱在陶家摘野花,深秋我爱在谷畔拾落叶,原来每片落叶的颜色也各不相同。它让我不免想起一幅静谧的画面:文友们于清栖河畔散步谈诗,他们特别期待有月亮的晚上。九龙桥的水面上偶尔会零星飘动着一点灯光,这点点灯光像是用灯语在倾诉: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文人总易伤春悲秋,但我认为“悲秋”,是人赋予它的情感,恰恰是因为慈,因为悲,让我们懂了生活这个无法命题的作文。 叶落除了表达萧瑟的心境外,还常表达着清苦的寂寥之味,在上书房图书馆品一杯金丝黄菊,看窗外的落叶缤纷,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况味。 我拾起一片树叶,半眯着眼睛对着光看,上面的纹理清晰可见,风吹走了它的水分,手轻轻一折,它就从中间断裂了,我看见枯黄的老叶躺在枯黄的大地上,枯黄的大地上躺着枯黄的老叶,而老叶最终也会消逝直至无影无踪。 人生是在循环往复,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又像是一场幻境,但处处都是风景。 秋天未必是萧瑟的,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便可把萧瑟一词换成艳丽。 而艳丽的色彩可以帮我们面对和治愈生活中遇到的“超纲题”。 (作者系重庆九龙坡区作家协会会员)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