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之旅杜菡煊 重庆第一双语学校初2026届11班指导教师:邹仁波理塘是诗歌的故乡。——题记 越野车飞驰在宽阔而笔直的道路上,风裹挟着清幽的花香和自由的气息。这里像是谁失手打翻的调色盘,五颜六色就这么斑斑点点地洒在了这片草地上。风吹,花舞,似少女斑斓的裙摆上吹起了波浪。我奔向这片花海在中间穿梭,五颜六色在我的眼眸中流转,如同尘世间这般多彩。 可是,渐渐地,我的胸腔如被挤压了一般,开始喘不上气,只好在花海中央坐下。母亲说,高原反应,不能剧烈运动。 我起身,只好缓缓漫步于花海中。格桑花摇曳着纤细的腰肢,金露梅闪烁着细碎的金光,就连不知名的蓝紫色小花也不甘示弱,星星点点地缀满草地。我赤足于柔软的草甸上,草叶拂过脚踝,痒酥酥的;花瓣掠过,甜丝丝的。无数细微编织着这满满美好。我终于明白,在如今斑斓多彩的快节奏生活中,也要学会慢下来感受一隅美好。 踏入理塘的一处古寺,我沿着回廊缓步前行,转过第三道回廊时,我忽然被一尊鎏金塑像攫住目光。文成公主右手执一卷汉藏双语文书,左手轻抚身旁牦牛的脊背。她的面容并非传统画像里柔美的模样,眉眼间凝着高原烈日晒出的倔强,唇角却带着一丝温和笑意。 这时,导游的介绍从耳麦中传来:“记载着贞观年间,这位十六岁的公主携五谷种子、医药典籍入藏,在理塘停留三月,教会牧民开垦梯田……” 阳光穿透窗户的雕花,在塑像肩头镀上金边。我注意到她身后的背景壁画——雪山连绵,青稞田像金色的海浪。妇女们正在田埂间播种,匠人手把手教孩童辨认农具。 原来,历史从不是教科书里的一张张冰冷的图片和大段大段的教科书式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与不屈的精神。 文成公主的眉宇间透露出的坚韧,眼神闪出的微光以及不屈的神情,都以立体的姿态向后人诉说着……我心生感动,攥紧手心,暗自发誓也要如她一般坚强,不畏万难。 这场理塘之旅,是自然与人文的馈赠,更是我成长路上一次诗意的抚摸。 小编点评 美好的理塘之旅,从花海至古寺,由感官体验到精神升华,小作者看到的不仅仅是美景,还与古人有了对话,这个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大的意义。 编辑:杨雪 美编:钟柳 校审:侯琪琳 总值班:严一格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