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在“家门口的机场”起飞!嘉兴南湖机场12月底投运通航

2025-11-25 13:48 |来源: 读嘉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迎着冬日暖阳,走进嘉兴南湖机场,22朵“杜鹃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工作人员正忙碌地穿梭在航站楼内,细致地填充着机场的“血肉”,为今年底投运通航做着最后的准备。

城市向西,高架桥的触角不断延伸,通往机场的“空中廊道”轮廓尽显。

这是与市区快速路桐乡大道射线工程(中环西路—三环西路)相连的重要“触手”,也是嘉兴南湖机场建成后对外连接的唯一主道路——320国道嘉兴建陶市场至濮院港段改建工程第SG01合同段(以下简称“320国道建陶市场项目”)。

……

从主体工程建设,到配套交通完善;从完成校飞、试飞,到静待通航,承载嘉兴人十五年期盼的“航空梦”终于照进现实,于浩瀚蓝天中、璀璨星辰下,勾勒出嘉兴迈向现代化交通枢纽城市的壮丽蓝图。

“空中廊道”加速形成

深入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交工承建的320国道建陶市场项目现场,只见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交工验收做着最后的准备,目前项目已步入通车“倒计时”。

作为机场快速路的关键一段,320国道建陶市场项目全长7.8公里,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的双层设计。主线双向六车道,待项目建成后,从嘉兴主城区到机场的车程将缩短至10分钟以内,到桐乡城区也仅需20分钟。

据项目经理王佳辉介绍,项目自2023年底开工以来,浙江交工通过科学协调和技术攻关,积极克服地下管线纵横交错、交通导改复杂繁琐、跨河施工难度大等重重挑战,“我们始终保持紧张的施工节奏,项目桩基、承台、立柱、盖梁、箱梁、钢梁等首件节点工程均比预期工期提前完成。”

其中,天佑大桥“桥上桥”施工堪称技术攻坚的典范。“该区域需在既有天佑大桥上方新建579米长的‘桥中桥’,同时跨越Ⅳ级航道南郊河及常台高速,施工空间极度受限,导致花瓶墩浇筑难度大增。”王佳辉回忆道。

为此,项目团队迎难而上,通过现场勘查,并结合老桥原有设计图纸,采用Midas软件建立天佑大桥桥梁结构模型,验算得出精确受力情况后,决定对原来的天佑大桥翼缘板进行部分切割,留出机械作业面。“看,我们成功了!”当首个花瓶墩稳稳矗立时,建设者们用欢呼声见证了“桥上叠桥”奇迹的诞生。

站在交工验收的重要节点,回看项目建设的时间轴,一组数据彰显着“嘉兴速度”:

2023年10月,首根桩基顺利开钻,拉开施工序幕;2024年,项目总体进度强势突破60%,实现建设任务“全年红”;2025年3月,完成天佑大桥钢梁节点工程;4月,完成电力、自来水、通信、燃气等综合管线迁改;6月,全线2219根桩基施工全面告捷;9月,所有1851片梁板架设完成,项目主线实现全线贯通……

这一串数字背后,是市产业集团以“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建造”为驱动的生动实践。例如,在桩基施工中,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全流程,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控桩基垂直度、混凝土质量等关键指标,确保每根桩基都成为“百年工程”的坚实根基;在梁板架设环节,通过优化运梁路线、增设临时支墩、采用双机抬吊等创新工艺,多举措确保每个环节安全高效、紧密衔接。

市产业集团该项目负责人感慨万千,“这条路承载的不仅是钢筋水泥,更是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动脉’。”作为机场集疏运体系的关键一环,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释放机场辐射效应,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和货运需求,助力嘉兴打造长三角核心区综合交通枢纽。  

“家门口的机场”蓄势腾飞

说起嘉兴人的“航空梦”,还要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十五年前:

嘉兴南湖机场于2006年启动谋划,2010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立项,自此嘉兴市产业集团承担了建设机场的重任,成为支撑嘉兴市域交通发展的国有中坚力量。

从2014年谋划跑道转向到2021年8月项目可研获批,从2023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到工程完成验收,从今年的成功校飞到顺利试飞……市产业集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项目全面开工以来,无数“机场人”提前谋划、抓重抓全、动态管控、持续发力,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关键节点目标,顺利完成机场验收任务,为今年底投运通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项目工期紧、参建单位多、作业面交叉复杂等多重挑战,市产业集团着力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实现高效统筹。一方面,高效协同各参建单位,解决航站楼与高架桥区域交叉施工、民航弱电工程安装等施工难点和材料运输等痛点,加强机场项目推进;另一方面,创新构建“12345N”机场大项目党建体系,打造“嘉合领航”党建品牌,通过“书记领办+党员突击队”模式,成功破解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80多项。

既要抓建设速度,又要抓工程质量。

为做精做优项目,市产业集团通过开展“六比六赛”立功竞赛活动,与参建单位签订工期军令状28份,实施月度考核、季度评比、年度评优,激发比拼热情。同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专人跟踪整改;执行“材料抽检+专项检查”,特别是混凝土、钢材等进行100%抽检,严把工程质量关。

面对航站楼大跨度结构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控制等技术难题,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采用三维扫描技术,精准采集空间点位信息,生成高精度点云模型,为质量验收及幕墙、金属屋面施工提供可靠数据支撑。“特别是航站楼‘杜鹃花’的独特造型,以及室内曲面铝板吊顶龙骨弯弧定位、铝单板分格排版等施工难点,成功应用ETFE膜结构技术并顺利完成张拉安装。”市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就在今年10月15日,嘉兴南湖机场工程正式取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出具的行业验收意见,标志着机场实体工程向通航运营迈出决定性的一步。接下来,市产业集团将全力推进后续保障,加紧做好机场快速路“10分钟直达航站楼”开通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在12月底前助力达成通航目标。

飞机起飞,经济腾飞。

据悉,通航后的嘉兴南湖机场将成为长三角地区首座、全国第二座专业航空货运枢纽,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坚实的产业基础、协同发展的格局和开放创新的姿态,为嘉兴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添强劲的“航空引擎”。


嘉兴交通蜕变,开启崛起新征程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执行会长、重庆晚报总编辑杨飞:

站在320国道建陶市场项目现场,看着眼前蜿蜒盘旋的“巨龙”,交通领域的奇迹蜕变令人动容。这条采用创新双层设计的道路,不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嘉兴迈向现代化交通枢纽城市的坚实脊梁。它不仅缩短了时间与距离,更推动嘉兴在交通版图上强势崛起。

十五年风雨,铸就“航空梦”的熠熠华光

苏州日报社新媒体编审中心执行总监许建明:

此次参观,让我对嘉兴南湖机场建设历程肃然起敬。从十五年前谋划到如今即将通航,无数“机场人”披星戴月、风雨兼程,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他们从未退缩;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构建特色党建体系,以智慧和汗水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这种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嘉兴“航空梦”的道路。

“机场”变“磁场”,区域经济乘势起飞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专职编委陈桥生:

“家门口的机场”即将开门迎客,为区域经济腾飞注入了澎湃动力。作为专业航空货运枢纽,嘉兴南湖机场是连接世界的物流新通道,通航后必将带动嘉兴的物流、贸易、产业等多领域协同发展,形成强大的经济磁场。嘉兴将借助这一“航空引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原标题:在“家门口的机场”起飞!嘉兴南湖机场12月底投运通航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